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0947章华尔街不高兴就这样 (第2/2页)
似adobe公司的photoshop,差别在于为网页美工有着更为侧重和贴心的设计,比如可以方面地添加热点等。 dreamweaver是一款全方位的网站开发软件,用户可以通过其具备的“所见即所得”的界面,方便地编辑html,添加像pascalscript这样的脚本语言函数,并随时可以使用内置的polestar浏览器引擎,渲染网页,进行实时预览。 和哲儒的编程工具zerone_develeopment_studio一样,dreamweaver能够使用彩色、高亮等方式,标注html和pascalscript的语法,以随时提示开发者出现的错误。 在介绍dreamweaver的过程中,唐焕不点名地严厉批评某些浏览器开发者,不遵循已有的html规范,野蛮添加html语法,使得html标签的数量,从原本的70个左右,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,便突破了100,严重破坏了html规范的简洁优美,更使得同一个网页,在不同的浏览器上无法兼容地显示同样的效果。 最后,唐焕声色俱厉地说道:“互联网的氛围是自~由的,但也要遵循公认的行为规范——如果某个公司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话,那哲儒软件公司会考虑动用更为直接的法律手段。” … 本届哲儒开发者大会可真是每天都有刀光剑影——首富先生的批评虽然不指名,但大家都心领神会地知道说的是谁。 之所以如此含蓄,可不是忌惮什么,而是不想给其借机提高知名度的机会。 就像原本时空的电商时代,媒体人往往会用“某宝”、“某东”指代那些最著名的电商,以避免广告嫌疑。 现在,首富先生的批评里不指名,实际上反映出了他的厌恶态度。 经过本来就极尽渲染之能事的媒体的全方位剖析,硅谷里复杂的利益纠缠关系,可谓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普通大众前。 … 在展示flash这个包括矢量动画在内的多媒体创作工具的时候,唐焕直接拿出来了两个典型应用范例——哲儒软件公司“i策略”的广告和纸牌游戏。 两者无疑给了还处于探索阶段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一个漂亮的答案,后者更是在交互性上表明了一点——java想来浏览器这个平台抢地盘,没那么容易! 如果说,这些反击竞争者的手段,都是哲儒软件公司已有的技术,那么唐焕之后介绍的编程语言——c#,便是毫无疑问的新兵了。 这门原来只被传说存在于实验室的编程语言,所具备的内存自动分配和回收、源代码被编译成中间码以便在虚拟机中执行的种种特性,顿时被人们解读为直接针对java。 唐焕在介绍c#的过程中,很是骄傲地总结道:“大家从我们现场展示的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不难看出,比c语言更高级的扩平台编程语言的探索,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年。” “write_once,run_anywhere——一次编写,到处运行,想必是所有程序员的愿望。” “但现实情况是,不同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,所带来的差异性,超乎我们的想象——用一个小小的中间代码执行虚拟机掩盖所有差异性,难度极大,由此导致我们内部流传了一个笑话,那就是write_once,debug_everywhere——一次编译,到处debug。” “我想,应该不会有人太过质疑哲儒软件公司的经验和感受。毕竟,我们在虚拟机方面有着众所周知的卓越成就——在服务器领域,哲儒软件虚拟机产品,完美解决了大量的兼容性问题。” “可我们仍然觉得,在这个时间点推出c#,非常有必要。” “大家应该都有体会,在同一台计算机上,进程之间通信的难度有多高;那么跨越计算机边界的互联网范围内的进程调用,复杂系数不言而喻了吧。” “c#之所以被称为互联网编程语言,那是因为它原生支持互联网这种分布式的应用架构。” “而在这当中,我们不得不引入extensible_markup_language——可扩展标记语言,即xml,才支持互联网范围内的进程间的串行数据流动。” “我想,c#的推出,能够让所有开发者注意到,互联网上分布式应用架构有多么与众不同,同时也群策群力地解决一些遭遇到的棘手问题。” … 内容空前丰富的哲儒春季开发者大会,除了被娱乐媒体拿来和弥漫在硅谷的硝烟联系到一起之外,更被专业媒体解读为全面拥抱互联网的技术动员盛会。 一点也不夸张,ie浏览器的推出还要等两个月的微软,沦为了边缘角色,这和之前在cao作系统、办公软件、编程开发工具上积极进取所带来的风头正劲,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 盖茨对此焦虑不安,偏偏雪上加霜的是,史蒂夫·鲍尔默火急火燎地带来了一个消息——由于微软过于专注cao作系统和办公软件,而导致了对互联网热潮的反应迟钝,高盛将微软的股票评估,从“购入”调低到了“持有”微软的股价,随之应声下跌。 “这帮贪婪的家伙,一不高兴,就会这样。”盖茨气得重重一拍桌子。 可以说,微软自上市以来,一直颇受华尔街青睐。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:微软的财务报表做得非常有技巧,总比预期收益高几美分,从而适合拿去炒作。 可华尔街变起脸来也是毫不留情,随随便便一个评估调级,便把微软敲打得胆战心惊。 盖茨发完火后,也无力反抗,只能同样火急火燎地跑到开发部门咆哮手下的工程师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