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十七章决杀  (第1/1页)
    第二十七章 决杀    第二十七章 决杀 世子闻言,微微一躬,笑道:“在下生来不羁,性喜流连秦楼楚馆,若真与您家小姐结亲,娘娘此刻怕是要叫刀斧手来伺候我了。”    皇后被他这等诙谐言语逗笑了,连皇帝也忍俊不禁。    “是真名士自风流…世子乃当世俊才,不知哪家女子才有这福分了!”    宾主正在笑语,却见殿外匆匆而入一人,却是方宛晴。    她面上怒色未消,虽然蹑手蹑脚走向自己的座位,却被皇后一眼瞥见。    世子也多看了两眼,向身旁侍女低声打听着什么,皇后心中越发不快——才刚笑谑嫁妹,堂妹就迟到露丑,生生折了自己的颜面。    皇后看着这满座辉赫,将怒气压了下去,示意侍者开席。    御膳珍奇被源源不断地送上,席间主客皆是妙语如珠,对答玄妙。    “朕在京中,也久闻世子贤名…”    皇帝示意宫人斟酒,冷峻黑眸中竟是赞赏之意“蜀王有你这个儿子,实在受益良多!”    这话虽是实情,却是颇有深意,李桓目光微闪,笑着举杯不语。    皇后在旁却也不罢休,笑着问道:“世子有几个弟妹,可还住在府中吗?”    “有两位弟弟,三位meimei。”    宝锦在旁静静听着,知道这两方看似闲谈,实则句句有所深意——    所谓的蜀王,并不是朝廷分封的王爵,而是前朝派下的一名刺史,他趁着朝廷不察,与当地女土司联姻,到景渊年间,隐隐已成一方之主。    等到义军四起,天下大乱,他也趁势而起,举旗自立为王,这才有了蜀王的名号。    新朝刚立,暂且不愿多动干戈,这位蜀王也见机称臣,彼此之间虽然相安无事,却也是各自戒慎。    世子乃是女土司所出,本是当仁不让的继承人,可是生母早逝,父王又纳了宠妃,生下一堆弟妹,多年的枕边风下,对这个长子也是早怀猜忌。    她正回忆着自己看过的宗卷资料,却见乐声悠扬中,有一名青衣宫人悄然而入,来到皇后身边,悄声急切地说了几句。    皇后面色一变,咬着牙冷笑不已,眼光直射阶下方宛晴的席位。    宝锦离得略近,隐约听见“王美人”、“瓷瓶”、“御医”等语。    皇后眼中怒色越盛,却在下一瞬强压下去,她举杯为贺,觥筹交错间,宫乐越发喜气欢畅。    皇帝饮了几杯,与李桓谈起了政务兵法,两人越谈越是投机,虽然心知是敌,却仍有知己之感。    “听说你还精于词赋,真是难得…可惜朕出身贫寒,未能学得这些,如今想来,仍觉遗憾。”    皇帝叹完,酒兴一起,于是唤过一旁近侍“去请翰林院陈学士!”    皇帝宴饮,本就有当值的侍从学士,不到一刻,殿门前便出现了一道年轻的身影。    那人未着官服,大约二十多岁,面目英俊儒雅,到了皇帝近前参拜,皇帝示意他起身,赐了座位,这才笑道:“今日有贵客在此,不妨以文会友!”    陈学士虽然年轻,却很是老练世故,早就听说这位世子的微妙身份,听着皇帝的话气,知道不能示弱,却也不能太过欺人,于是起身斜坐着,正打着腹稿,不经意瞥见皇帝身后侍立的宝锦,浑身竟是一颤。    他唤过宫人,低声询问两句,面色越发难看,额头也冒出冷汗来。    “怎么,是一时想不出题目吗?”    皇帝奇道。    “臣…臣最近有些心神不宁,在御前失仪,请陛下责罚。”    陈某平日伶俐的口舌在这一刻变得笨拙,他偷眼瞥着宝锦,嘴唇都有些发抖。    “近日天气转冷,你们文人身体柔弱,更要注意才好。”    皇帝以为他偷眼看来,是怕自己发怒,反而宽慰了几句。    宝锦见这人面色有异,一副惊骇欲死的模样,心中知道不对,可搜遍脑海,也丝毫没有他的印象。    正惊诧间,端盘盏的侍女递来一道纸折,打开一看,上面只有寥寥两字——    “陈某。”    字迹鲜红淋漓,以朱砂写就,宝锦看过,心中一凛:红名为信,是要秋决的死犯才用得着的。    这意思…是让自己杀掉陈学士?!    “是谁送来的?”    她看着笔迹有些熟悉,于是问侍女道。    “是月妃娘娘。”    确实是她…    宝锦端详着字迹,确信不是伪造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