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三百零九章鸿雁  (第1/1页)
    第三百零九章 鸿雁    七天后,纪泽的尸体下了葬。    威宁侯的身体彻底伤了元气,至少也要休养个一年半载才能痊愈。皇上特意下旨命威宁侯在京城安心静养,另派了武将去边关镇守。    顾采蘋大病了一场,一直在浅云居里养病,无力照顾孩子。含玉既要照顾威宁侯,又要撑起府里的琐事,实在无暇分身,索性将照顾孩子的重任托付给了纪妤。    纪妤虽然不甚乐意,却也不得不答应。一开始手忙脚乱,一个月过后才渐渐适应。    日子一晃,已近腊月。    后知后觉的纪妤,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:“玉姨娘,瑾表姐好久都没登门做客了。我每次让人去请她来,她总是托辞不肯来呢!”    许瑾瑜搬出侯府之后,时常来走动。可大哥去世后,许瑾瑜这几个月一直没再来过。    当然了,每次婉言谢绝都是有充足理由的。    譬如说忙着为陈元昭做几身新衣,让人带去山东。譬如说许家新买的宅子收拾好了,要忙着搬家。再譬如,要忙着绣嫁妆等等。    一次两次也就罢了,连着推托了五六次,就是傻子也看出不对劲来了。    纪妤越想越不高兴,忍不住撅起了嘴:“她是不是不想和我们来往了。”    含玉眸光一闪,意味难明地应道:“各人有各人的想法。她既是不愿意来,我们也不必再强求了。”    含玉何等聪慧伶俐,早已猜出了一些端倪来。    那一天晚上。许瑾瑜和纪妧独自说了许久,之后离开侯府,再也没登过门。纪妧时常回府。每次看到威宁侯的时候,表情都很复杂。一提起许瑾瑜,立刻就会将话题岔开。。。    种种迹象,都在表明一个事实。    纪妧已经知道了许瑾瑜暗中所做的一切。两人已经彻底决裂。    也因此,许瑾瑜再也没来过威宁侯府。    纪妤还想抱怨几句发些牢sao,含玉已经扯开了话题:“对了,侯爷的伤势已经好了。不仅能下床走动,今天还练了半个时辰的功夫。侯爷一定很想见见两个孩子,我们带着孩子过去吧!”    纪妤被转移了注意力。高高兴兴地应下了。    没心没肺的人,总是活的开心一点。    含玉看着纪妤,心里暗暗叹口气。    人死如灯灭,小邹氏和纪泽的一切过往。都随着他们两个的死一并埋到了地下。威宁侯不愿再提起他们半个字。只是对纪妤颇为冷淡。    好在纪妤粗枝大叶,竟没察觉到什么不对劲,倒也活的自在。    威宁侯见了两个孩子,久未展颜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。    这一双孩子,生的粉妆玉琢,一模一样的小脸蛋,咿咿呀呀地甚是可爱。    威宁侯抱起男婴,默默地看了片刻。虎目中射出复杂的光芒。纪泽走了,如今这府里只剩下这一根独苗了。    含玉似是猜到威宁侯想到了什么。略有些羞涩地低声道:“侯爷,婢妾的葵水迟了半个多月,想请大夫登门来瞧瞧。”    含玉有了身孕?    威宁侯又惊又喜,立刻笑道:“好,我立刻就让人请大夫来。”    。。。    天气渐冷,屋里燃着炭盆,暖融融的。    许瑾瑜穿着家常半旧的丝袄,坐在炭盆边做绣活。今日做的,是一对绣着鸳鸯的枕巾。    她之前婉拒纪妤的理由倒也不是说谎。    两个月前搬进新宅子之后,她就开始绣起了嫁妆。被套枕巾衣服鞋袜等等,每一样都要亲自动手。好在时间充足,不必着急,可以放慢了速度做的精心些。    初夏坐在许瑾瑜身边,手中也在做着绣活。时不时地看许瑾瑜一眼,笑着夸赞道:“小姐的女红真是越做越好了。这鸳鸯像活过来似的。”    许瑾瑜轻笑一声:“你时不时的看我这边一眼,总这么分心,你那个荷包针脚都乱了。”    初夏不以为意,笑嘻嘻地应道:“奴婢做荷包就是打发时间,又不是绣嫁妆,针脚乱些也无妨。”    许瑾瑜微微红着脸,啐了初夏一口:“你这胆子越来越大了,竟来取笑我。还是你也想绣嫁妆了?”    初夏顿时羞红了脸。    主仆两个笑闹了片刻,放下了手中的绣活,说起了闲话。    “小姐,姑爷去山东已经半年了。民乱应该已经平定地了吧!”初夏好奇地问道:“姑爷还不打算回来么?”    提到陈元昭,许瑾瑜心中涌起nongnong的思念之情。    是啊,从炎炎夏日到寒冬腊月,不知不觉中,陈元昭已经走了半年了。期间,陈元昭命人送了几封信回来。接到上一封信已经是半个多月之前的事情了。    “上一封信里,他说已经平定了民乱。刺杀太子的刺客也有了线索。现在正全力缉拿刺客,”许瑾瑜轻叹一声:“看这样子,他在年前是不会回来了。”    话音刚落,芸香便迈着轻快的步伐进来了。    “小姐,将军命人送信来了。”芸香笑着将信送了过来。    许瑾瑜心中一喜,眼中闪出熠熠光芒,迫不及待地接过了信。初夏和芸香对视一笑,识趣地退了下去。    许瑾瑜迅速地拆开信封,薄薄的信笺展开,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。    字如其人,陈元昭性子冷厉,字迹也凌厉如刀,看不出什么温情柔情。    。。。    阿瑜,我来山东已有半年。民乱已定,刺杀太子的刺客也已抓到了。我已暗中命人将刺客送往京城。秦王似有所察觉,催促我启程回京城。你看到信的时候,大军已经开拔,预计在年底前就能抵达京城。    阿瑜,我们很快就能重逢了。    最后一句话里,透露出了nongnong的思念。    短短几行字,许瑾瑜却看了一遍又一遍,心里溢满了甜蜜欢喜。    陈元昭终于要回来了!    一别就是半年,心里时时惦记着他的安危。这种牵肠挂肚的滋味实在难熬。    陈元昭和秦王一起归来,也意味着夺储的风波会愈演愈烈。如今又多了威宁侯这个变数。陈元昭身在漩涡中,不知是否能安然无恙。(未完待续。。)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