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三十四章以三国兵主作饵行动  (第1/2页)
    三十四章 以身作饵,行动    七八月间的夜空,月亮圆而明亮,高高的挂在树梢,大片大片的银纱洒在大地上,闪烁着一种朦胧的神秘。    安乐县城仿若一只雌伏的巨兽,静静的趴在原野中。时不时有犬吠jī鸣传出,静谧、安详。    忽然,城外的树林里猛的窜出几条人影。    鬼鬼祟祟,借着树木等遮掩,到了两丈不到的城墙下,突然传出一声猫叫。接着,墙上扔下来一只竹筐,将这几只鬼影一一拉了上去。    片刻过后,待鬼影消失不见,树林中忽的又窜出几条人影,跟着也爬上了城墙,消失不见。    “咚——咚!咚!咚!咚!”更鼓的声音从县城大街上传来,在寂静的夜里传出老远。    “三哥,已经五更天了。”    全是黑暗笼罩的墙角里,几个黑衣人聚在一堆,望着远处那的大宅门,交谈起来。    “这是安乐县李家,十八,你立刻赶回渔阳,将这告知主人,我们几个找机会潜进去,仔细打探一番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    …    次日,巳时。    刘渊一大早起来,在后院打了趟太极,练了练拳脚兵刃,吃过早饭后,依照往常一般,到了书房,拿起一本兵书,就研究起来。    这时候,郭嘉进来了。    “主公,嘉刚刚得到两个消息。”    见郭嘉一脸笑意,知道消息不坏,刘渊笑着道:    “是何消息?”    “第一个消息是有关胡家的。”    “一大早的,嘉还没睡醒,那胡家的大公子就跑到我府上来,把那些世家联合,想要逼迫主公的事原原本本,从大到小,一一告知。”    “接着刘十八也回来了,说昨日从胡家离开的几人,全都到了安乐县李家。”    “嘉得知,不敢怠慢,便立刻赶来了。”    刘渊听闻此言,眼睛一眯,半晌,才道:“胡家也算有点眼光,知道如何抉择…至于安乐县,奉孝,你看这安排吧。”    “是,主公。”    安乐县,李家大宅。    “这可如何是好?没有胡家参与,我们的成功几率就小了几成!胡家,胡家!胡庸那老狐狸,怎就怕了刘渊小儿?!”    “李家主,我想,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,我担心胡家会出卖吾等…”    “真个如此的话…现在那黄口小儿恐怕已经知道了吧?”    “怎么办!”    李家客厅里,李家家主愁眉不展的跪坐在主位上,两旁依次都是些非富即贵的渔阳豪强,大家交头接耳,正在讨论。    “我们手中有多少人?”    “东拼西凑,大概有五千左右。不是小数目了。”    “嘿,这点人,还不被刘渊打个喷嚏给掀翻了!”    “吾等又不是和那小儿硬碰,否则再多十倍,也不是他对手。”    “想要擒贼擒王,须得将刘家小儿骗出渔阳城才有可能,如今胡家不参与,此事难矣!”    …    “哦?”刘渊看着躬身而立的刘三,眼眉一挑,道:“你是说,他们想让我出城,一举将我拿下咯?”    “是的,主人。”    “嘿嘿,奉孝,听见没有,这些家伙真个异想天开,啧啧,我说这些世家豪强是不是日子过得太过安逸,连生死存亡之计都这样拙劣?”    郭嘉微微一笑,道:“渔阳的豪强,不过土包子,若是中原大阀,可就不好相与咯!”    “嘿,既如此,”刘渊与郭嘉对视一眼,露出了同样的笑容:“我就给他们机会!”    “主公以身作you饵还是太过危险,何不找个替身…”    刘渊一把打断郭嘉的话,道:“些许草寇,能奈我何?更何况吾也不是自大成性的人,我会将两千亲卫尽数带上的,难道奉孝以为,五千垃圾,能敌得过我的亲卫?”    郭嘉闻听此言,这才没有说话。    第二天,渔阳城内到处都贴上了布告,言及刘渊巡查渔阳全境,顺便剿灭山贼事宜。    人们听了大为高兴,只道太守大人亲自出手,哪里还不手到擒来?只是有心人却觉得小题大做了,些许山贼,知晓派遣一员将领,领个两千军丁,须臾就能拿下,哪里用得着太守亲自出手?    这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安乐。    “诸位如何看待刘渊的这次举动?”    “倘若剿灭山贼,根本用不着刘渊亲自出手,他这是以身作饵,引咱上钩哇。”    “但是,我们明知有诈却不能不去!此事已在弦上,不得不!”    “不错,奋力一拼,尚有成功希望,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,恐怕我等就会被刘渊一一拔除,再无翻身之日了!”    …    这天一大早,刘渊兵器披挂齐全,骑上大黄,带着两千亲卫,在渔阳百姓们的欢呼下,一路出了城,直奔安乐方向而去。    “老典,徐晃他们准备好没有?”    典韦骑着一匹漆黑如墨的高大战马,紧紧跟在刘渊身侧。    “少爷,早就准备好了。不过少爷,郭嘉小白脸儿怎就知道,贼寇会埋伏在那里?”    “哈哈,老典,这些可都是特别伤脑筋的事儿,我看你呀,只管打仗杀人得了,管这些作甚?”    “呃,少爷说的是。”    原来前日里刘渊早就与郭嘉商议妥当。    郭嘉认为,这些个烂番薯臭鸟蛋一定会行险一搏,而且他们一定会自作聪明的将五千人马埋伏在一处绝谷!    为什么呢,其一安乐到渔阳这段路,土地平旷,一望四野,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