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一章背景  (第1/9页)
    第一章 背景    一    下雨了。    起初没有人知道下雨了,遮天掩日的森林里,阴暗潮湿。一支衣衫不整的队伍,在密林中摸索前行。他们跌跌撞撞,摇摇摆摆,恍似走在一个冗长的梦里。    这时候,林外的雨就下起来了,他们先是听到头顶一片喧响,过了许久,雨滴才透过茂密的树叶,点点滴滴地落进林中。    林中那堆生着的火,最后摇曳了几下,熄了,像一声哀怨无助的叹息。此时,林地里很静,只有树叶间滴落的雨声,还有不知名的虫在不远不近的草丛里呻吟着。    三个士兵跪在营长高吉龙面前,他们垂着头,破碎的衣衫已遮不住他们的身体。头上的    头发垂落下来,背后看,像三个女人。    营长高吉龙背靠在一棵树干上,他的身边默然而立的便是这一支队伍。队伍中的士兵和跪着的三个人并没有什么两样,他们一律衣衫褴褛,面容憔悴,目光迟滞。他们茫然无助地望着远方,其实他们的目光并没有遥望多远,在眼前很近的地方便被浓密的枝叶挡住了。但他们仍那么迟滞地望着,仿佛那目光已成了一种永恒。    “营长,饶了我们吧。”跪在地上的一个人说。    “我们再也不跑了。”另一个说。    “营长,我们出不去了,我们迷路了,我们都活不成了。”最后的那个士兵说到这,便呜呜咽咽地哭开了。他还一脸孩子气,看样子顶多十七八岁。    高吉龙闭上了眼睛,很快又睁开了。他的眼里有种很亮的东西一跳,很快便不见了,像那堆刚熄了的火。他别过脸去,这时,他就看见了这支衣衫不整的队伍,他又闭了一次眼睛,终于他下定了决心,用很高的声音道:    “李排长,执行吧!”    排长李双林听到命令,身子颤了一下,他嗓子干干地喊了声:“营长——”    “执行!”高吉龙说完转过身背朝着那三个逃兵,缓了语气说:“还有什么交待的,都说出来吧,日后不管谁活着出去,都会去你们老家看看。”说到这。有三两滴泪水从高吉龙的脸颊滑过。    三个跪在地上的逃兵此时不再求饶了,他们站了起来,领头的年长一些的老兵冲面前的队伍鞠了躬,哽着声音说:“弟兄们,我们哥仨就先行一步了!”    另外两个兵也学着老兵的模样冲众人鞠了一躬。    老兵又说:“不管哪位兄弟日后回到老家,拜托到奉天城外杨家屯看一看我八十岁的老母…”老兵说不下去了“噗通”一声跪下了,哽着声音说:“我杨大宝先谢了。”    高吉龙从怀里掏出一个牛皮日记本,一一地把三个逃兵的请求都记下了。最后他把笔记本很小心地揣进了怀内,冲站在一旁的李双林说:“执行吧。”    李双林挥了一下手,队列里又走出两名士兵,他们押着三个逃兵向林子深处走去。    “娘呀,儿不能再看您一眼了!”那个老兵苍凉地喊了最后一声。    接下来,一连响了三枪,枪声很闷,潮潮湿湿地传过来,接下去,便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,只有雨声响遍整个世界。    天更暗了。    一彪人马,踉跄着向前走去。    二    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年,欧洲大陆爆发了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。    随后,日本在亚洲同时燃着了战火。顿时,昔日宁静的人类,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为了和平的战争。    美国为了粉碎日、德合围欧、亚大陆的阴谋,把目光盯在了东方——中国。牵制日本,粉碎日、德称霸全球的野心,美国把大批援华物资,通过缅甸,从仰光上岸,再经滇缅公路运往云南。一时间,仰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期竟出奇地繁荣,仰光港口,悬挂着星条旗、米字旗的巨轮进进出出,各种军火、物资堆积如山,滇缅公路车水马龙。    当时,缅甸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,英国政府为了讨好日本,以保全其远东殖民地大后方。一九四○年七月十八日,英、日签订封锁滇缅路三个月的协定,以阻断援助中国抗日的物资运往中国。然而,日本并不领英国这个情,同年九月入侵越南,并与泰国签订了友好条约,紧接着,日军开进了缅甸。    英国人无奈,于一九四O年十月,重开滇缅路,同意中国兵发缅甸。英国人始终心怀鬼胎,既想借助中国军队赶走缅甸的日本人,又怕中国染指其殖民地,一拖再拖,直到一九四二年二月,日寇占领仰光后,才被迫同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。    于是,一场悲壮而又惨烈的战争拉开了大幕。    十万远征军,挥师缅甸,地上车轮滚滚,马达轰鸣,战马嘶哮,空中有盟国的飞机掩护,浩浩荡荡,直奔国门畹町而去。    滇西的百姓,涌出家门,为远征军送行,献米酒,敬山茶,犒劳远征军官兵。    激昂的远征军战歌排山倒海地在队伍中响起:    枪,在我们肩上,    血,在我们胸膛。    到缅甸去吧,    走上国际的战场。    …    有谁能够料到,气势如虹的远征军,两个月后,竟在缅甸战场,一败涂地,被逼进了缅北丛林这条绝路。    坐镇重庆的蒋介石电令指示已逃往密林中的远征军副总指挥杜聿明:    日军已侦知我军回国路线,高黎贡山各山口均布下重兵,我军北退凶多吉少。因此,命令第5军及新22师改道进入印度。    缅北丛林方圆几百里,野人山横亘其中。土著歌谣中称:    进入野人山,    神仙也难还。    相传,三国时期,孔明曾在此打过仗,瘴气差一点使蜀国军队全军覆没,后经神人指点,得一片草含于口中,才走出密林。当然,那一切都是传说了。    三    林中不知不觉间就暗了下来,先是朦胧一片,很快便黑了下来。雨小了一些,叶隙间的雨仍如注地流着。林中的队伍摇摇晃晃地走着,他们没有目标,踩着先头部队留在草叶间的痕迹向前走着。他们没有人能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